您好,欢迎访问德阳烯碳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搜索
imgboxbg

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当前位置:
首页
/
/
/
到底哪些纳米材料或技术已经商业化?

到底哪些纳米材料或技术已经商业化?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8-18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纳米技术被视为是21世纪的三大核心技术之一,各国政府都大力支持纳米技术的不断创新研究,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改革,莫不流血;同样,任何一项技术,在完全进入千家万户之前,都必须经过大量的实验室研究,然后在某一领域应用,最终用到整个社会。科研不是工业,科研就是研究超前的东西,希望大家多点耐心,少点炒作,让纳米技术静下心来发展,造福世界!   下面简要列举几类基于纳米技术的商业产品1.纳米银材料 抗菌、RFID标签、触摸屏印刷、电路板以及各类电子元器件使用的导电银浆。制备技术比较成熟,至少是够用了。 2.超浸润技术 汽车玻璃、手机和服装防水,工业防腐、绿色印刷等,譬如国家大剧院那个超疏水自清洁玻璃。核心技术问题在于:耐磨性及其标准建立,尤其是在保证透明度的情况下的耐磨性! 3.半导体芯片 很古老的产业了,几十纳米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说了。 4.胶体金 最常用的就是验孕产品了,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常规疾病的体外检测也用到胶体金或者其他显色纳米技术,可靠性还不错。 5.石墨烯 有没有用我是不敢说了,反正很多钱是投进去了,商业化的号角此起彼伏。在复合材料、能源器件以及柔性显示器等等方面前景广阔,也有一些基于石墨烯的产品陆续出来,譬如柔性手机屏。核心技术问题之一在于:难以实现单层或者少层的批量生产,所以石墨烯的各种优异性质都不那么容易实现。现在都是将就着用,有的估计把石墨也当做石墨烯在用。 6.量子点 量子点在显示器方面的应用还是比较热门的。QLED是“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的简写,中文译名是量子点发光二极管,亦可称量子屏显示技术,QLED技术的原理是通过蓝色LED光源照射量子点来激发红光及绿光。其主要优势在于:成本低、能耗低、画质稳定。三星和LG等都开始抢市场了,你说有没有用?(PS:关于OLED和QLED的优劣此处不作比较,图片仅供参考) 7.纳米造影剂 各种纳米尺寸的MRI、CT以及超声造影剂,具有更好的靶向性和抗压性等优点,不过还属于起步阶段。 8.纳米纤维 如果你拆开过各种商业的空气净化器,并用电镜表征过,就会知道,用于除PM2.5的HEPA膜,很多就是几十纳米或者几百纳米,除尘效果真心不错。 9.纳米催化剂 有机化工和汽车尾气使用纳米催化剂已经多年,目前关键在于通过纳米研究来实现减量化和高效化。现在很多除甲醛的也都是采用新型纳米催化剂,效果确实是不错的。不过很多假冒伪劣的就是了,购买一定要咨询专业人士。 以上仅列出部分,其实还有许多纳米材料或技术已经或者正在商业化,欢迎大家留言讨论(针对科研的产品除外),后面有机会再细谈!

到底哪些纳米材料或技术已经商业化?

【概要描述】  纳米技术被视为是21世纪的三大核心技术之一,各国政府都大力支持纳米技术的不断创新研究,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改革,莫不流血;同样,任何一项技术,在完全进入千家万户之前,都必须经过大量的实验室研究,然后在某一领域应用,最终用到整个社会。科研不是工业,科研就是研究超前的东西,希望大家多点耐心,少点炒作,让纳米技术静下心来发展,造福世界!

  下面简要列举几类基于纳米技术的商业产品1.纳米银材料 抗菌、RFID标签、触摸屏印刷、电路板以及各类电子元器件使用的导电银浆。制备技术比较成熟,至少是够用了。



2.超浸润技术 汽车玻璃、手机和服装防水,工业防腐、绿色印刷等,譬如国家大剧院那个超疏水自清洁玻璃。核心技术问题在于:耐磨性及其标准建立,尤其是在保证透明度的情况下的耐磨性!



3.半导体芯片 很古老的产业了,几十纳米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说了。



4.胶体金 最常用的就是验孕产品了,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常规疾病的体外检测也用到胶体金或者其他显色纳米技术,可靠性还不错。



5.石墨烯 有没有用我是不敢说了,反正很多钱是投进去了,商业化的号角此起彼伏。在复合材料、能源器件以及柔性显示器等等方面前景广阔,也有一些基于石墨烯的产品陆续出来,譬如柔性手机屏。核心技术问题之一在于:难以实现单层或者少层的批量生产,所以石墨烯的各种优异性质都不那么容易实现。现在都是将就着用,有的估计把石墨也当做石墨烯在用。



6.量子点 量子点在显示器方面的应用还是比较热门的。QLED是“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的简写,中文译名是量子点发光二极管,亦可称量子屏显示技术,QLED技术的原理是通过蓝色LED光源照射量子点来激发红光及绿光。其主要优势在于:成本低、能耗低、画质稳定。三星和LG等都开始抢市场了,你说有没有用?(PS:关于OLED和QLED的优劣此处不作比较,图片仅供参考)



7.纳米造影剂 各种纳米尺寸的MRI、CT以及超声造影剂,具有更好的靶向性和抗压性等优点,不过还属于起步阶段。



8.纳米纤维 如果你拆开过各种商业的空气净化器,并用电镜表征过,就会知道,用于除PM2.5的HEPA膜,很多就是几十纳米或者几百纳米,除尘效果真心不错。



9.纳米催化剂 有机化工和汽车尾气使用纳米催化剂已经多年,目前关键在于通过纳米研究来实现减量化和高效化。现在很多除甲醛的也都是采用新型纳米催化剂,效果确实是不错的。不过很多假冒伪劣的就是了,购买一定要咨询专业人士。



以上仅列出部分,其实还有许多纳米材料或技术已经或者正在商业化,欢迎大家留言讨论(针对科研的产品除外),后面有机会再细谈!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8-18
  • 访问量:

  纳米技术被视为是21世纪的三大核心技术之一,各国政府都大力支持纳米技术的不断创新研究,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改革,莫不流血;同样,任何一项技术,在完全进入千家万户之前,都必须经过大量的实验室研究,然后在某一领域应用,最终用到整个社会。科研不是工业,科研就是研究超前的东西,希望大家多点耐心,少点炒作,让纳米技术静下心来发展,造福世界!

  下面简要列举几类基于纳米技术的商业产品1.纳米银材料 抗菌、RFID标签、触摸屏印刷、电路板以及各类电子元器件使用的导电银浆。制备技术比较成熟,至少是够用了。

2.超浸润技术 汽车玻璃、手机和服装防水,工业防腐、绿色印刷等,譬如国家大剧院那个超疏水自清洁玻璃。核心技术问题在于:耐磨性及其标准建立,尤其是在保证透明度的情况下的耐磨性!

3.半导体芯片 很古老的产业了,几十纳米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说了。

4.胶体金 最常用的就是验孕产品了,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常规疾病的体外检测也用到胶体金或者其他显色纳米技术,可靠性还不错。

5.石墨烯 有没有用我是不敢说了,反正很多钱是投进去了,商业化的号角此起彼伏。在复合材料、能源器件以及柔性显示器等等方面前景广阔,也有一些基于石墨烯的产品陆续出来,譬如柔性手机屏。核心技术问题之一在于:难以实现单层或者少层的批量生产,所以石墨烯的各种优异性质都不那么容易实现。现在都是将就着用,有的估计把石墨也当做石墨烯在用。

6.量子点 量子点在显示器方面的应用还是比较热门的。QLED是“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的简写,中文译名是量子点发光二极管,亦可称量子屏显示技术,QLED技术的原理是通过蓝色LED光源照射量子点来激发红光及绿光。其主要优势在于:成本低、能耗低、画质稳定。三星和LG等都开始抢市场了,你说有没有用?(PS:关于OLED和QLED的优劣此处不作比较,图片仅供参考)

7.纳米造影剂 各种纳米尺寸的MRI、CT以及超声造影剂,具有更好的靶向性和抗压性等优点,不过还属于起步阶段。

8.纳米纤维 如果你拆开过各种商业的空气净化器,并用电镜表征过,就会知道,用于除PM2.5的HEPA膜,很多就是几十纳米或者几百纳米,除尘效果真心不错。

9.纳米催化剂 有机化工和汽车尾气使用纳米催化剂已经多年,目前关键在于通过纳米研究来实现减量化和高效化。现在很多除甲醛的也都是采用新型纳米催化剂,效果确实是不错的。不过很多假冒伪劣的就是了,购买一定要咨询专业人士。

以上仅列出部分,其实还有许多纳米材料或技术已经或者正在商业化,欢迎大家留言讨论(针对科研的产品除外),后面有机会再细谈!

浙大高超团队:石墨烯纤维热管理领域成果集锦

浙大高超团队:石墨烯纤维热管理领域成果集锦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团队和合作者针对石墨烯和石墨烯纤维材料,以实际应用为导向,进行了长期积累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系列研究成果。
2025-01-10
石墨烯制成迄今最薄心脏植入物

石墨烯制成迄今最薄心脏植入物

据发表在最新一期《先进材料》杂志上的论文,美国西北大学和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出由石墨烯制成的迄今最薄的心脏植入物。
2025-01-10
金属原子在纳米石墨烯上的吸附:DFT模拟计算研究

金属原子在纳米石墨烯上的吸附:DFT模拟计算研究

理想的石墨烯是一种sp2杂化的碳原子单层,碳原子组成六元环并按照蜂窝状排列。然而,蜂窝晶格中的结构缺陷如五元环、七元环或八元环通常存在于石墨烯样品中并引起石墨烯扭曲而偏离平面。负曲线化的石墨烯小型离散片段(被称为纳米石墨烯)是有用的石墨烯缺陷模型。最近,小型的扭曲状石墨烯片段如C80H30和TB8C已被实验合成。作为纳米碳家族的新成员,纳米石墨烯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碳材料。目前为止,纳米石墨烯的潜在应用仍然没有得到实验探究。
2025-01-03

Copyright © 2021 德阳烯碳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4013188号-4